“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滑县老体协健身瑜伽专委会成立已经两年零四个月了。自成立以来,专委会始终秉持着“弘扬健身瑜伽文化,促进全民身心健康”的宗旨,致力于推广健身瑜伽运动,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专委会的发起者、陪伴者和参与者,我亲眼目睹了专委会的发展与成长,也见证了伽人们在汗水里蜕变,在坚持中成长的点点滴滴。
无私奉献,传递健康与大爱
专委会刚成立的时候,我的内心满是忐忑。既担心无人问津,又忧虑公益性质的教学难以持久,更害怕自己无法学好、做好相关工作。所以从一开始,我就默默关注老师们的上课态度和授课内容,留意每个人初次锻炼时的身体状态,以及日常坚持练习的情况。
专委会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师资团队,成员包括专委会主任、高级教练员谷振芬,副主任、高级教练员孟岚梅,委员、中级教练员梁晓莉等。她们不仅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更对健身瑜伽满怀热爱与执着。她们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我深感惊喜与钦佩,也让我对这个组织的未来充满信心。
教学时,老师们从健身瑜伽的起源、发展历程、特点,到在中国的发展等基础知识讲起,逐步深入到基础体式、动作要领、基本功效和注意事项,最后讲解体式与呼吸的配合,引导大家连接身心,先练习再感悟,从而达到健身修心养性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会认真倾听每一位习练者的内心需求,仔细观察他们的动作,记住每个人的身体状态:谁的膝盖、腰椎或颈椎不好,谁处于生理期,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等。这些无声的关注,远比千言万语更能温暖人心。她们不评判体式的优劣,只强调对错,能够理解每个人身体当下的局限与潜力,就像园丁呵护幼苗,不急于催促开花,而是默默扶正,选择正确的方式,让其自由绽放。
老师们常说:“给别人一滴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为了更好地传播健身瑜伽,她们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能,自费考取国家相关证书,如段位、教练员、晋段官、裁判员等,还自费前往外地进修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经历与感悟。
公益晨练是专委会长期坚持的一项制度,老师和习练者都会准时到达。老师们用心教学,习练者认真练习,大家共同坚守这份责任。专委会主任谷振芬开瑜伽馆多年,教学经验丰富,方法实用。在队伍建设和教学上,她以“严”著称。作为团队的主心骨,她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管理团队。培训时,她要求大家认真听讲、学习、练习和感悟,达到身心灵合一。日常习练中,她鼓励大家要有恒心、信心、决心和感恩的心,明白练瑜伽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副主任孟岚梅在教学中则突出一个“柔”字,她总是轻声细语,耐心细致,不放弃任何一位学员和任何一个标准体位。她还会把瑜伽体式串联用简笔画“小人图”勾勒出来,帮助大家记忆。尤其是对新入门的瑜伽小白,她会加班加点单独辅导每个基础体式,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找到自信与兴趣,快速融入团队。她常说:“活到老学到老,你们给了我进一步修炼的压力和动力。我愿意把健身瑜伽公益教学当作一份事业来做。”委员梁晓莉总是默默地提前做好准备,适时地教大家练习新的瑜伽项目。每一个新的瑜伽项目和体式串联,都让大家既兴奋又喜悦,领悟到瑜伽的无穷魅力,推动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
老师们用行动证明了我当初的担忧是多余的。她们平凡的坚守,蕴含着最动人的健康守护,也流淌着人间最真挚的温情与爱。
细行律己,守护家的温暖与幸福
家,是幸福的起点。最让我感动的,是大家的“小坚持”和“小奉献”。无论酷暑严寒,一年四季,每天早上五点半以前,总会有人争先恐后来到馆里,坚守卫生值班制度。打开窗户,让清新的空气涌入瑜伽馆,把地板清理得一尘不染。踏入教室的瞬间,那种温馨的环境让人立刻找到家的归属感。再加上五点半准时响起的优美瑜伽音乐,顿时让人感到心胸开阔,怡然自得,忘却心中的烦恼和压力,只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关爱。
家,是爱的聚合体,因爱而存在,因爱而温暖。无论风雨,总有一群热爱瑜伽的人相伴左右。谁没来,会有人关切地询问“是不是出差了”“是不是生病了”……一句贴心的问候,如暖流般温暖身心;谁突破了新体式,就会有一堆人围着“求教程”,想跟着练习,突破者也会毫无保留地尽情分享。最让我受益的是,很多习练者会主动分享自己的习练经验,以及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心得。发现他人动作不到位时,也会主动指出并帮助纠正。有的还留下自己练瑜伽前后的对比照,笑着说“现在终于敢穿短袖了” 。这些话语,比任何数据都更有力量,也让我明白:坚持练瑜伽的人往往幸福感更高,更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
天道酬勤,水滴石穿。很多习练者和我一样,最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加入瑜伽队伍,练着练着便爱上了瑜伽。身体从肥胖僵硬变得苗条柔软,基础动作从生硬模仿变得娴熟标准,高级体式也从望而却步到轻松驾驭。其中,杨迎宾的经历令我印象尤为深刻。她退休前是一名小学教师,长期伏案工作让她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一身赘肉也让她十分苦恼。退休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朋友的引荐下,她参加了健身瑜伽的习练。刚开始练习时,由于身体僵硬,她的动作总是做不到位。在教练的指导和伙伴们的帮助鼓励下,她坚持每天练习,成为最勤奋的会员之一。从最初的跟练困难,到后来的模仿比划,再到最后的标准规范。一年下来,奇迹发生了,她的颈椎病症状明显减轻,赘肉也消失了,每天都充满活力。她逢人便说:“是瑜伽让我重新找回了健康和快乐,我现在越来越自信,还结识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好姐妹,我要一直练下去!”像我和杨迎宾这样坚持练习且效果显著的例子,在我们专委会还有很多。
家,是幸福的源头。老会员的接纳如同温暖的港湾,让新成员安心靠岸。每一个新会员,起初对瑜伽一无所知,身体僵硬,听不懂瑜伽口令,做不了标准动作,心里满是忐忑和紧张,生怕被人嫌弃,拖大家后腿。但走进这个集体后,在老会员的热情引导、耐心帮助和悉心关怀下,他们找到了家的感觉,所有的不安与自卑瞬间消散,被接纳和包容的温暖所感动,内在的希望和力量也悄然生根发芽。
家,是永远的依恋。在专委会这个大家庭里,姐妹们相互鼓励,相互包容,彼此加油,共同前行,一起对抗惰性,一起分享进步,其乐融融。
履职尽责,激励会员进步与成长
专委会通过公益培训、公益展演和技能提升、竞技交流等活动,向更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推广健身瑜伽运动,激发他们对健身瑜伽的兴趣,推动健身瑜伽体育运动的普及。
公益培训和展演,是普及推广健身瑜伽的重要形式和载体。专委会联合环保、安全、民政等相关部门,多次深入广场、社区、企事业单位,举办健身瑜伽培训班、讲座和公益展演,向广大群众和干部职工普及健身瑜伽的基本知识和练习方法。这不仅增强了习练者的责任感,营造了团结协作的氛围,也让越来越多的居民、退休人员加入到健身瑜伽的行列中来。专委会从成立之初的二三十人,发展到现在的八十余人。
通过培训,大家的运动技能水平和政策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不少人主动考取心仪的健身瑜伽段位证、教练员证、晋段官证和裁判员证。先后有19人考取了健身瑜伽4—6段段位证书、1人考取了健身瑜伽初级教练员证书、2人考取了健身瑜伽中级教练员证书、3人考取了健身瑜伽高级教练员证书和中级晋段官、8人取得了三级裁判员证书,专委会整体水平实现了大幅提升。
心中有梦想,肩上有责任,脚下有行动,成功就在不远处。在老体协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专委会方向明确,目标清晰,行动有力。除了组织好日常公益晨练和公益活动,还多次组织我们参加国家和省级健身瑜伽培训和比赛活动。凭借扎实的技能功底、默契的团队协作与出色的临场应变能力,我们脱颖而出、斩获佳绩,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打造了县级健身瑜伽名片。2024年,在河南鹤壁市举办的全国健身瑜伽等级裁判员暨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瑜伽)培训班上,8名会员考取健身瑜伽三级裁判员证书;在河南郑州举办的河南省健身瑜伽公开赛上,荣获常青组集体项目第四名、常青组女单第三、四、五、六、七、八名;在安徽九华山举办的全国老年人健身瑜伽交流活动中,荣获集体项目第二名一等奖;2025年,在河南驻马店举办的全国健身瑜伽大赛段位组竞赛和社会组集体项目竞赛上,5人晋升中级段位最高段——六段,荣获社会组第七名。
运动是良医,健康是幸福。健身瑜伽是运动,公益晨练没有门槛,只有温暖;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志趣相投。邂逅瑜伽,恰似遇见对的人。年轻时与之相逢是幸运的馈赠,年老时与之相伴是人生的圆满。我坚信,健身瑜伽会为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更多可能。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吧!
滑县老体协健身瑜伽专委会简介:
滑县老体协健身瑜伽专委会成立于2023年5月,是滑县老体协专门围绕老年人体育健身项目——健身瑜伽而设立的专委会。专委会成立以来,努力推广健身瑜伽项目,组织健身瑜伽公益培训、公益展演、技能提升和竞技交流等活动,及时反馈中老年人需求及工作改进建议,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全力践行“全民健身·健康滑县”战略。
文图:王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