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李贺——2025年河南省老年人体育新闻宣传培训班采风活动掠影

发布日期:2025-08-29 信息来源: 确山县老年人体育协会

  这是一次快乐的文化之旅,这是一次最美的相遇。

  在全省各级老年体协深入学习贯彻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的背景下,河南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在风景如画的洛阳市宜阳县举办《2025年河南省老年人体育新闻宣传培训班》,来自全省各市老年体协百余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8月26日下午,新闻创作实践赴基层采风活动如期进行,全体学员乘大巴抵达目的地宜阳县三乡镇,这里是唐朝中期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贺的故里。

  走进李贺广场,厚重的历史感、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一座基座高3米、像高6米的一级汉白玉李贺塑像映入眼帘,基座刻有李贺生平简介,塑像周边是刻有李贺诗词的景观墙和9盏龙柱灯,李贺在这里创作了《三月过行宫》。全体学员伫立在李贺的塑像前,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唐代大诗人充满敬仰,对他的英年早逝表示无限惋惜。跟随着讲解员,我们来到三乡驿,这里是唐朝首都长安与东都洛阳的官道驿站,李贺多次在这里迎送友人。如今,这里古色古香的房屋建筑两侧的墙壁上,排列着李贺的诗作,这些诗作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千百年来滋养着中华文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

  李贺自幼聪颖,七岁能辞章,十五岁工乐府,与李益齐名。李贺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代表者,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感叹生不逢时和倾诉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也都有所反映。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称其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徜徉在古砖铺装的路上,学员们饶有兴致地参观了金石博物馆、汉画像碑拓博物馆、大唐诗人传、洛阳博物馆、书画作品展、五花寺塔等。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文物,彰显这座小镇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参观环节结束后,全体学员欣赏了宜阳县老年体协各专委会精彩的文体展演。

  短短几个小时的采风活动结束了,学员们收获满满,新闻报道与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深度融合,是今后一个时期老年体育新闻报道的突出特点,这次采风活动给全体学员在理论的指导下的实践机会,学员们普遍反应效果很好。

  洛河静静地流淌着,仿佛在诉说着一千多年的世事沧桑;站在连昌河栈桥上极目远眺,我们仿佛穿过岁月的隧道,与“诗鬼”李贺进行对话,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写作采风活动,让我们在这里遇见李贺。脑海里回忆着李贺奇绝的诗句,我们不禁感慨万千,他的诗作想象奇特,构思巧妙,这完全得益于他勤奋写作、善于思考,得益于不拘一格、追求创新。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这何尝不是对当代老年体育新闻工作者的启示?(穆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