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瑜伽:让身体与心灵共舞

发布日期:2025-08-21 信息来源: 安阳市老体协

  我叫张宝玲,今年54岁,是健身瑜伽的爱好者、习练者,也是一名传播者。2017年,或许是更年期的缘故,我被睡眠问题深深困扰:常常半夜突然惊醒,浑身盗汗,多数时候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再加上颈椎病引发的头痛、腰椎间盘突出带来的腰腿酸痛,整个人浑身上下像散了架,昏沉乏力,心情也烦闷到极点,甚至觉得自己快要患上抑郁症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健身瑜伽老师谷振芬,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加入了健身瑜伽班。没想到在谷老师手把手的耐心指导下,坚持练习三个多月后,变化悄然发生:从一开始的僵硬吃力,到慢慢找到身体的感觉;起初的肌肉酸胀渐渐消退,身体变得轻盈舒展,也不再习惯性地弯腰弓背;脾气柔和了许多,最惊喜的是睡眠明显改善,每天能安稳睡上五六个小时。身体的轻松与睡眠的好转,让我更加坚定了坚持练习瑜伽的决心。后来我的状态越来越好,走路带劲,气色红润,家人朋友都说我像变了个人。

  可惜练习两年多后,因家庭和工作琐事缠身,我中断了瑜伽习练。这一停,身体的老毛病便又卷土重来:睡眠变差,颈椎、腰椎的不适也再次找上门。2022年,谷振芬老师动员我加入县老体协健身瑜伽专委会“大家庭”,这个公益组织恰好成了我重拾瑜伽的契机。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坚持晨练,团队的力量也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深深打动着我:老师们无私奉献,队员们积极向上,满满的正能量时刻鼓舞着我。如今,无论春夏秋冬,不管刮风下雨、飘雪落霜,每天五点准时起床已成习惯。

  偶尔也想偷懒,但看到群里姐妹们相互督促、加油的消息,我总能驱散倦意,瞬间满血复活,立刻起身出发。一天天坚持下来,不知不觉已有了很多收获,也在体式中读懂了更多深意:“山式”的端正顺位、“战士式”的力量与坚定、“前屈”的放下与谦卑、“后展”的心胸开阔与包容、“扭转”的放松与转换、“平衡”的淡定专注、“倒置”的无畏从容……这些动作早已超越了身体的舒展,更让我体会到身心灵的共鸣与融合。

  现在身边人都说我气质好了、身材挺拔了、脾气也温和了,和从前判若两人,看着比同龄人年轻不少。老公和孩子见我变化这么大,也全力支持我练瑜伽,主动分担家务,家里总是暖意融融。瑜伽早已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在我的影响下,好几个朋友也加入了健身瑜伽专委会。

  特别想感谢健身瑜伽专委会的老师们——他们都是专业的健身瑜伽高、中、初级教练员,每个人都带着扎实的专业功底投入教学。为了传播中国健身瑜伽,他们分文不取地默默付出:精心组织课程,细致讲解动作,不厌其烦地纠正姿势,把一个个“小白”从初级带向中级。如今,我们五十多人的专委会里,已有二十多人考取了国家体育总局四、五、六段段位,大家的技能稳步提升,整个团队的学习劲头也更足了。

  在县老体协的支持下,我们经常参与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展演和比赛。去年参加了河南省健身瑜伽公开赛、全国老年人健身瑜伽交流赛;今年又征战全国健身瑜伽公开赛,都取得了亮眼成绩。虽然我水平尚浅没能参赛,但团队的荣誉就是我的骄傲,更成了我继续精进的动力。

  在这个温暖又充满正能量的大家庭里,有许多和我有相似经历、相同感悟的姐妹。我们互相扶持、一起学习、彼此鼓励,在健身路上始终保持着自律与坚持,用行动践行着“健身瑜伽,健康中国”的理念,努力成为更优雅、平和、健康的现代女性。

4


1


2


3

  作者简介:

  张宝玲,1971年8月出生,滑县道口镇人,中共党员,滑县道口镇街道卫西社区健身瑜伽队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