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个已经不太年轻的城市,大家都知道漯河市市区沙河北面叫沙北,靠近河边这一大片属于沙澧河风景区。这里景色秀丽,空气清新,场地设施条件较好,非常适合人们晨练。
每天早上,特别是双休日早上,你沿着被称为红枫大道的沙河北堤行走,会看到景区道路上散步、慢跑的人络绎不绝,骑自行车晨练者也随处可见。每个适合健身锻炼的景点、每片林间空地、每棵大树下,都有人在打拳、舞剑、甩鞭、抖空竹……
嵩山路沙河桥东河堤两侧,都是以太极拳为主要项目的晨练场地。河堤北侧是一大片水杉林,林间有老干部大学太极拳辅导班学员和其他太极拳团体成员方队,靠东有单个太极拳等项目练家,还有跟着老师练功习武的少年儿童,给人的感觉是有招有式、气场满满。河堤南侧那两处面向河床的圆形硬化场地,也比较适合练太极拳,每天都有人在那里晨练。其中之一,还立有“陈氏太极拳张红旗传授站”石刻。
此处向东约500米,便是大名鼎鼎的红枫广场。颇具规模的太极拳、太极剑方队几乎占满整个广场,队员统一着装,有教练、有音乐,专业水准,气势恢宏。广场西面有两个篮球场和一个门球场,一大早就热闹非常,来自篮球场的呐喊声不绝于耳。球场南侧岸柳成行,树下健身器一字排开,不少人在那里晨练。广场东面的环草坪塑胶跑道,显然是散步、慢跑者绝佳的晨练场地。
几天前的一个早晨,我在红枫广场附近偶遇相识多年的冯明坤老兄。只见他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穿一身白色练功服,拿一把练太极扇用的彩色扇子。他说他在红枫广场晨练十几年,以修身悟道养生为目的,太极拳、剑、扇,刀、棍、鞭,还有八段锦,啥都学,啥都练。红枫广场是红枫太极拳研究会的训练基地,红枫太极拳研究会是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市武术协会成员单位。
自红枫广场往东,横过被称为彩虹桥的沙河泰山路桥北,从“梨园春”景点入口下台阶,就到我每天必去的晨练场地了。
这里是一大片林间空地,一年前被形意拳研究会改造成训练基地,供十几位形意拳爱好者晨练。我没跟他们一起学练形意拳,而是在训练基地北边独自练武当赵堡太极拳,可以说是蹭人家场地晨练。好在我一个人练太极,树下这几平方米就够了,不影响他们练形意拳。彼此相安无事,友好相处。
十几年前,市武术协会副会长、形意拳研究会会长袁遂成率一众弟子,开始在彩虹桥西边那片水杉林间晨练。从那时起,我就在水杉林南端树下练太极拳,与他们由生到熟,没有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前年下半年,景区引进的商家在那里搞经营项目,建木板房、修栈道。袁老师他们没法在那里晨练了,就在景区管理部门帮助下,将梨园春景点南侧作为新的形意拳研究会训练基地。他们出钱出力,将那片原本高低不平的林间空地平整改造一新。于是,我也来到这里,在新场地北边树下继续晨练。
一年多来,我发现来这里学练形意拳的人日渐增多,男女老少都有。袁老师对弟子们言传身教,严格要求,对新来者更是诲人不倦,认真耐心地讲要领、作示范。每天清晨,袁老师都骑着自行车,早早来到训练基地,率先拿起研究会出钱购买的扫帚,清扫场地上的落叶。大伙儿看到袁老师带头扫地,也都起而仿效。我大受感染,也拿起一把扫帚,加入打扫场地的行列。
作为晨练的前奏,每天早上先当一会儿“扫地僧”,也是感觉棒棒的晨练。如今,这早已成为形意拳爱好者的良好习惯,成为这片林间空地独具一格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