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18 年退休,至今已有 7 个年头。7 年来,门球运动成了我退休生活的主角。回望与门球相伴的点点滴滴,不由得心情激动,感慨万千。那些在球场挥洒的汗水,与球友并肩的欢笑,以及输赢间收获的进步,都成了心里最珍贵的印记。这一路的滋味,想好好和你们聊聊。
一、兴趣让我与门球结缘
35 年前(1990 年左右),滑县第一块门球场在我单位——滑县教师进修学校操场建成。工作之余,我常在一早一晚练习门球基本功、学习门球规则,也关注比赛场上的竞技节奏。尤其是几位爱好者一起探讨每个球的走向时,意见不一,争得面红耳赤,有时甚至忘了吃早、晚餐。这份投入让我对门球产生了浓厚兴趣。此后几年,安阳市五县四区轮流举办门球赛,我多次以滑县代表队教练员的身份参赛。这段经历深深触动了我,从此与门球结下不解之缘。
二、刻苦训练是提升门球技能的唯一捷径
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练习中,我发现自身不足后,便下决心练好每项基本功——力度、角度、准确度、心理素质——这些都能在每一杆球的处理中体现。因此,撞击、闪击动作必须娴熟;擦边球,粘、贴、顶、跳球,闪送、闪带球,以及对远距离球、门、柱的处理,都需要成百上千次练习才能达到理想效果。技能的形成、肌肉的记忆,都要在刻苦训练中积累,没有捷径可走。
总结来看,门球技能训练需要“四力”:
(一)持续的学习力——自我提升的基石;
(二)较好的感悟力——深度思考的智慧;
(三)顽强的意志力——克服困难的保障;
(四)严格的执行力——团队协作的关键。
这四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一支实力强劲的门球队伍,每名队员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在比赛中让战术策略落到实处。
三、在门球活动中收获快乐
门球不仅是技术与战术并重的运动,更是适合全民参与的健身方式,具有独特魅力和广泛的社会意义。我在这项活动中收获了满满的快乐:
(一)全身得到锻炼:每天至少一次的门球活动,能让手、臂、腰、腿、脚等部位的肌肉充分活动,提高四肢协调性和灵活性;同时还能提升视力、听力、脑力及内脏功能,顺便享受阳光与新鲜空气。
(二)心肺功能增强:活动中伴随的快步、慢跑等有氧运动,能提升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三高”,延缓衰老。
(三)心理健康提升:比赛时的位置判断、地形分析、角度考量、策略布局、战术实施,能锻炼思维能力、预防记忆力减退;专注于活动的过程,还能减轻压力与焦虑,愉悦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四)团队协作增情谊:门球是集体运动,队员既要充分发挥个人技能、打好每一杆球,又要默契配合、顾全大局、抓住关键,甚至需要“丢芝麻抓西瓜”的取舍意识。在协作中培养团队精神,也共享每场胜利的喜悦。
总之,几十年来,我对门球的热爱从未间断;尤其是退休后,投入更多时间,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多彩。我曾带领滑县门球代表队参加 2018 年 12 月在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举行的全国门球赛,荣获团体第九名;还参加过河南省老年运动会门球赛,以及每年的豫北片区门球赛、多地举办的“三八”女子门球赛、锦标赛、公开赛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近一年来,参与滑县本地的门球培训和几次大型公开赛组织后,我对门球事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充满信心与力量,真切体会到门球运动的无穷魅力。
体育点亮生活,运动铸就幸福——这就是我的体育健身故事。
作者简介
李思广,男,现年67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化学高级讲师。曾任滑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务科长,工会主席;现任滑县老体协门球专项委员会主任,河南省门球二级教练员,曾多次带领滑县门球队参加国家、河南省、安阳市等组织的各项门球赛事,并取得较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