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已不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需求,他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健康生活,琴棋书画、歌唱戏曲、诗词朗诵以及各类体育运动成为老年人的主要生活内容,这对于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县区级老年人体育部门也提出了更高更细的工作要求。北关区老年体协多年来在省、市老年体协的指导支持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及老龄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积极贯彻国家、省、市关于老年体育工作的要求,开拓进取,探索创新,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先后荣获全国、省、市老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鉴往知来,在对每次工作进行总结时,我们深刻认识到所有成绩的取得除了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社会各界的支持以及老年人的积极参与外,很大部分得益于我们不断探索且长期坚持下来的工作方法——基层调研,这已经成为北关区老年体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和特色,通过调研第一时间掌握最全面最真实的基层信息,通过调研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各项工作更快速更高效的得到落实。
机制建立掀起调研工作新序幕
2010年5月,安阳市北关区调整、充实了新一届老年体协领导班子,由刚刚卸任的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才根担任执行主席,提出了“加强基层调研,务实贴心零距离服务”的工作新要求。方案很快出台,宗旨是树立脚踏实地、科学务实的工作作风,时间是定在每年的4-5月份和11-12月份,每次调研周期为1--2周,内容是围绕组织建设、场地建设、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活动开展、信息宣传等老年体育工作“六有”要素,方式是实地查看与讨论交流相结合,通过抽丝剥茧提出建议直至问题解决。
外延拓展开创调研工作新趋势
调研工作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启动,刚开始的几年里,调研范围主要集中在各街道、各活动站点,根据实际情况有时对每个社区(村)、活动站点逐个进行实现全覆盖,有时择选个别街道、社区(村)、活动站点主打以点带面。2018年4月份,正逢全市区划调整,为全面了解调整后划归北关区的柏庄镇老年体育工作情况,由王才根主席亲自带队对其所属38个行政村进行了拉网式调研,2周下来全面掌握了来自乡村一线的老年人健康和文化体育活动状态,了解了各村老年体育工作存在的优势和短板,调研报告呈报到区委区政府时,有领导赞叹说老年体协用速度和勤奋抢在了很多重要部门的前面,自我奋进,自我提升,拉满了主动感和责任感。随着每年调研工作的持续深入和效果显现,2019年我们开始将调研范围延扩到区属企业、区教育局、区属各小学。2023年更是响应中央关于深化调研工作的号召,调研范围延伸至区直机关、区属中学、区环卫系统,并在教育、环卫等多个部门设立了老年体育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室。即使在疫情期间,我们也利用下沉社区(村)开展疫情防控的间隙,对当时如何发挥好老年人作用以及如何做好老年人健康防护工作进行插缝式调研,根据调研情况组织摄影、操舞2个专项委员会的老师们录制居家健身视频400多条,点击率达到110多万次,不仅为疫情防控详尽了责任和义务,也充分发挥了老年体育的资源和优势,所有参与人员也都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目前调研工作已坚持了15年,除疫情期间外,每年都会形成调研报告,以专刊形式报送到区四大班子、各部门及各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手里,使调研结果得到最大化的知晓率和问题解决率,特别是多次得到历任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的批示,涉及到的相关街道、部门主要领导也积极提出落实意见,使存在的问题得到尽快解决。如时任区委书记程利军、李富生,现任区委书记元浩等都曾多次对调研报告进行批示,赞扬了老年体协工作的同时也推动了有关问题的快速解决。与区教育局联合下文通报对各中小学校的调研情况,提出整改建议,增强了局机关和各学校主要领导对老年文化体育工作的重视,对于促进老教师老职工身心健康,发挥余热,共建和谐校园,起到了积极作用。
成果显现提升调研工作新高度
来自一线的调研信息,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工作计划、方案提供了最充分最真实的数据支持,避免了弯路提高了成效,短短几年间,北关区完成了组织建设基层全覆盖且全部挂牌办公。场地建设实现了街道级“五室一厅”、社区(村)级“三室一场”规模,建设了区直属门球场2个,多功能室外训练场地1个,2024年更是申办成功省级老年体育活动场地建设资金并于2025年启动建设程序。先后成立了老年文化体育专项委员会23个,培养骨干,让老年人自我管理,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在每届全市老健会上,各专项委员会发挥了巨大作用,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建立起“老年人体育联席工作制度”,聚合多方力量,从政策制定到资源调配全链条贯通。打造了“主线引领+单项辅助+培训支撑”的立体活动模式,构建起以“洹河杯”三大系列为主线,结合传统节日与上级部署,联动相关单位与专项委员会,形成“项目多元、组织严谨”的活动矩阵。组建了强有力的信息宣传队伍,形成街道(镇)、社区(村)、专项委员会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宣传网络,信息写作、上报由各自独立完成,内容不局限,时间不拖沓,既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又突出宣传内容的丰富性、层次感,更重要的是积极发挥信息宣传的正面引导和精神弘扬,使信息来自于基层,服务于基层。务实的调研推生出务实的决策,根据每次的调研情况陆续以区两办红头出台了《北关区基层老年体育工作“十个一”考核标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老年人体育场地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北关区老年体育专项协会工作的实施意见》、《北关区基层老年体育工作职责十三条》、《关于进一步加强北关区老年体育信息宣传工作的意见》、《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做好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信息宣传工作的决定》、《关于在街道办事处(镇)设立执行主席意见》、《北关区进一步做好新时期老年人文化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打造出组织建设、场地建设、队伍建设、经费保障、活动开展、宣传报道“六位一体”的互融新机制,使各项工作扎扎实实得到深入落实。
对强化基层调研提升工作实效的几点思考
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多年的基层调研,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调研工作的必要性和实效性。一是通过调研,不仅践行了区委、区政府关于工作调研在一线,问题发现在一线,困难解决在一线的工作要求,更是树立了老年体协脚踏实地、科学务实的工作作风,提高了老年体育工作在区委、区政府以及区直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基层社区(村)和社会各界的地位和影响。在调研中,很多部门、街道的主要领导亲自汇报,加深了基层领导对老年体育工作的了解和支持;二是通过调研,摸清了家底,更精准地捕捉到来自基层的各方面信息,如城乡老年人对健身设施的需求差异,不同群体老年人对健身活动需求的多样性等,使工作规划更接地气,服务更有靶向性,更贴近老年人真实生活,避免供需错配,资源浪费;三是通过调研,面对面倾听老年人心声,拉进了与老年人的亲情,激活了老年群体的主体性,增加了他们的社会归属感,使他们由配角转换成主角,不仅是基层老年健身活动的参与者受益者,更沿升为倡导者组织者,用他们的阅历、智慧点缀属于他们自己的璀璨舞台,使我们的服务也更有价值;四是通过调研,也看到了工作中的不足,明确了整改,为制定新的工作规划指明了方向。
总之,通过多年的基层调研,不仅提升了我们对老年体育工作的认识新高度,更激发了我们对这份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耀感,老年体育工作不是简单地社会工作,它是健康养老的引擎,是延缓衰老减少疾病的高效处方,是文化传承的支柱,是银发经济的带脉,更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根基。作为基层老年体育工作部门,我们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要不断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改进工作方法,使北关区老年体育工作在调研中找准方向,在工作中创出新高,更好地为老年人晚年幸福保驾护航,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郜丽平
2025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