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晨曦微露,灵宝市文化活动中心西北广场上热闹非凡。十余名中老年鞭陀爱好者不约而同地汇聚于此。他们手持钢鞭,转身扭腰、腾空跳跃,四米长的钢鞭在他们手中舞出飘逸的弧线,伴随着“嗨嗨”的吼叫,钢鞭发出“叭叭叭”的脆响,引得围观群众阵阵喝彩。
58岁的王长义是这支健身鞭陀队的首任队长。年轻时,他在陕西咸阳的煤矿工作,偶然间看到矿区公园里有人甩钢鞭、打陀螺,便被深深吸引。2013年提前退休后,他将这份热爱带回了故乡。如今,灵宝健身鞭陀队已有48名队员,他们使用的钢鞭有长鞭和短鞭之分,长鞭4米,短鞭2米,重量从2到6斤不等。打陀螺则使用铝合金材质,每只重6斤,需要不停地用鞭杆击打,使其在地板上飞转,发出“嗡嗡”的响声。
队伍中,70岁的伍变生格外引人注目。他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首届毕业生,曾在乡镇中学担任体育老师,堪称典范。退休后,为了减重,他选择了钢鞭运动,并自愿将自家闲置的房间作为团队的荣誉室,整齐地摆放着团队成立以来获得的奖牌、奖章和证书。这些荣誉来自河南、陕西、河北、山西、安徽等地的比赛,见证了他们的努力与成就。
58岁的任二合是队伍的领军人物。他长年累月练习钢鞭,两臂骨骼和肌肉明显与众不同。他微笑着介绍:“健身鞭又称麒麟鞭,是传统武术器械之一。其打法融合了力量、柔韧性和节奏感,通过腰部、手臂、腕部的合理抖动,使鞭头在空中勾勒出优美的弧线,爆发出清脆的响声。”如今,这支队伍不仅掌握了连环鞭、花式鞭等技法,还加入了空中翻鞭、背后绕鞭等新颖动作,让鞭舞出新的花样。
近年来,灵宝健身鞭陀队积极响应号召,走进社区、农村和基层,为群众送上精彩的表演。他们在灵宝西阎乡槐香园康养中心、故县镇河西村体育文化大院、苏村乡偏远山区新村等地留下了足迹,传递着银龄体育人的爱心与热情。
采访结束时,笔者不禁感慨:这群鬓发染霜的鞭舞者,用他们的热情和坚持,展现了中老年人的活力与风采。小小钢鞭,舞出了龙腾虎跃的气势,也舞出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通讯员:伍国汉 常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