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5 日至 6 日,灵宝市豫灵镇广袤的土地上,桃花、杏花、苹果花竞相绽放,油菜花将田野装扮成金色的画卷。按照灵宝老体协新闻专委会提出的 “走基层、转作风、摸实情、体民意” 的要求,笔者深入豫灵镇进行实地采风,感受着这里老年体育运动的蓬勃生机与别样风采。
银龄一族亮相马拉松赛场,彰显老当益壮风采
豫灵镇酷跑团成立于 2016 年 5 月,四通八达的乡村道路、沿黄旅游公路为长跑爱好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刚参加完 3 月 30 日张家界武陵源马拉松比赛的酷跑团团长孙红彬喜不自禁地告诉笔者,他们组织的 24 名参赛队员均完成了半程马拉松,队员张肖峰以 1 小时 36 分的优异成绩受到大会组委会的表彰。而在 3 月 23 日武汉马拉松比赛中,也有 10 名队员完成了全程马拉松跑步。
这支酷跑团的成员来自镇内超市、商户、饭店老板、村组干部等各行各业。强身健体、愉悦心情是他们的共同追求,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是大家的共同向往。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让这支队伍在十年间先后参加了郑州、三门峡、西安、宝鸡、商洛、大荔、杨陵等地举办的马拉松比赛,他们用脚步丈量着大地,用汗水诠释着对运动的热爱。
70 岁的陈银刚是这支队伍的年长者,被大家亲切地称为 “长跑达人”。在他的家里,笔者惊喜地看到老陈参加马拉松比赛收获的 20 块奖牌。这些沉甸甸的奖牌,不仅是对长跑运动的无比热爱的见证,更是意志和毅力的合力迸发,是健康老人的特质表现。在他的言传身教下,老陈的儿子、儿媳、孙子也纷纷参与到长跑队伍中。今年西安杨陵高新区举办的马拉松比赛上,祖孙三代齐上阵的可喜局面令人称羡,成为赛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亚武天锣助兴农村庙会,奏响民俗文化强音
在豫灵镇的农村体育文化活动中,杜家村的亚武天锣尤为出众,堪称一绝。由 80 到 100 人组成的锣鼓队身着红、黄、白三色运动装,全队由指挥员持旗、吹口哨统领。随着一声哨响,全队顿时锣鼓齐鸣,钹音脆响,浑厚激越的喧天之声震耳欲聋。只听指挥员哨声变换,锣鼓队员就会迅速变换队形,一会儿成方阵,一会儿成圆形。当敲锣击鼓到高潮时,队员们还会跳跃、奔驰、呼喊口号,引得周围的观众掌声雷动、叫好声不断。
当日的庙会上,村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彩旗飘飘,横幅高悬,街道两旁热闹非凡,有卖餐饮的、时令蔬菜的、交易农产品的摊位,而激越震响的亚武天锣更是把整个庙会的热闹气氛渲染得五彩斑斓、激情澎湃。
一名姓王的村干部说:“庙会不仅是传承古老文体文化的载体,同时通过庙会,还能让外地游客品尝当地的美味饮食,了解豫西的风土人情,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这种将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方式,为豫灵镇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多彩体育增辉阌锦公园,绘就幸福生活画卷
阌锦园是豫灵镇精心打造的集文化、体育、休闲、游览为一体的公园,它依偎在亚武山的怀抱之中。公园的门额由陕西著名作家贾平凹题名,更添了一份文化韵味。园区内树木参天,流水潺潺,亭阁廊榭错落有致,数十方石碑刻写着豫灵镇的历史典故、人文表章,让人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晨曦微露,镇区的中老年人群便相继涌入园区,开始每日的晨练。在一处绿荫笼罩的空地上,由 40 人组成的喜洋洋女子舞蹈队开始了扇子舞表演。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她们舒展腰肢,翩翩起舞,红色的纸扇在队员的手中上下翻飞、左右挥舞,如同盛开的花朵,为公园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与扇子舞队相距不远处,是一群八段锦爱好者。音乐伴奏声音舒缓,音质低沉,队员们的一招一式规范标准。八段锦作为太极拳系列的一种,因 “以意导气、内外兼修、刚柔并济、通达舒筋” 而广受老年人喜爱,成为他们强身健体的不二之选。
在阌锦园内,处处可见健身爽体的群体,广场舞、踢毽子、打羽毛球等活动丰富多彩,展现出新时代中老年人对体育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幸福指数的不懈追求。他们在这里挥洒汗水,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也彰显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豫灵镇分管老年体育工作的副镇长王文妙接受笔者采访时说:“全镇总人口 6 万多人,老龄人数 1.18 万人,占总人口的 19.6%。” 近年来,通过建立 “一档两群” 管理机制,把全镇 22 个行政村、81 个自然村的 39 个老年体育团队纳入常态化管理的轨道,取得了显著成效。王文妙表示,今后将重点加强对体育团队负责人的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同时,针对老年人体育文化多元需求的变化,争取在场地、设施和项目上再上一个新台阶,为老年体育爱好者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服务,让老年体育运动在豫灵镇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豫灵镇的老年体育运动,如同春潮涌动,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在这里,老年人们用行动诠释着 “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的理念,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图文:伍国汉 常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