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体育健身的客体与主体——城乡“一档两群”与时俱进的随机补充和完善

发布日期:2025-03-13 信息来源: 三门峡市老体协

  老年体育健身的常态化、风俗化,功德在基层,难点在农村,重点在综合施策。深化“一档两群”建设尤其是乡镇村组的“一档两群”建设,立足于老年体育健身在中国城乡,在乡镇村组形成生活常态,蔚成风气风俗,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是老年体育本质所选,是老年体协初心使然,是基层老年体协的使命所在。城乡“一档两群”的建立应当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其建立起来之后与时俱进的随机补充和完善与档、网的初建同样重要。抓住乡镇街道干部调整变动的规律、节点,打好经营相对“稳定层”这张牌,既是提纲挈领之术,更是事半功倍之举。

  网之力在于网之周全,群之力在于群主有力。乡镇街道老体协作为联结办事处、村组的枢纽,其负责人的全时空在位十分重要。而干部的变动和调整又是绝对的。但就干部调整变动的频率来说,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来说,乡科级及其以上变动频率较高,乡科级以下相对稳定时间较长。对应于老年体协组织责任人员,乡镇(街道、办事处)乡科级主管干部因换届、提拔,变动较多,其下属的具体办事人员(譬如文体专干)等乡科级以下科员级人员,变动较少。

  所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一级的老体组织建设,配齐行动力要素十分重要。在干部身份上,三门峡市有关县市区创造的“老干部牵头+党政现职挂帅+协老办事员”模式,由乡镇党政副职出任主管领导,责任“上肩”,由乡内退休乡科级老干部出任老体协负责人,由乡镇文体(文化)专干担负办事员,较好地克服了老年体育“单任现职领导,中心工作忙顾不上”“老干部有时间优势但办事缺权威”“老体协组织、信息工作无处安放、无人办理”等困难,较好地解决了具体事儿办理、常态化值守、行政力支撑相统一的问题,收效较好。“协老办事员”的落实,职位不高地位重要。要紧紧抓住乡镇文体专干相对稳定的有利条件,紧紧抓住“变少”的因素稳定组织,随时就“变多”因素调整“补网”,巩固与村级老年体协的紧密联系,以始终保持老年体育组织县(市、区)到乡镇(街道、办事处),乃至村、组(社区)的全时空覆盖和全方位有效。活动项目选择、培养、开展,则要着力抓好立足于村组的特色体育健身项目的“闲暇化”开展,创新、培育适宜于缓解、恢复农事劳动者身心疲劳的主打健身方式,全天候保证老年体育工作在基层有人管、有人抓,在适宜时间有人玩;同时,把一定的关注力,放在乡镇(村组)领导换届或分工调整关节点,放在主管领导的“换帅”“进网”“补位”上,保证老年体协的组织网络始终上下通畅,不断线,不缺位。

  “一档两群”建设的创新点和着力点都在基层、在特色、在日常。作为与老年体育工作、老年体育活动相表里的老年体育新闻宣传,从层级上说,要向“全”走,向“上”走,即是注意在本级媒体与公众号及时发布、传播的基础上,加大向更高、更大媒介平台的推送力度,争取更广泛的传播;从内容上说,要向“下”走,向“细”走,即是在坚持县市区范围内“老体协工作”“老体协活动”常态关注、常规报道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和关注,投向乡镇以下,村甚至是组,是那里老年人体育健身的更细小、更具体、更具有适农特色的,带着乡村露珠的“烟火岁月”。对这里任何新的发现与表达,都将不仅仅是老年体育新闻宣传的创新与升华,而且都必将是关乎老年体育千秋功德的创新与升华。

微信图片_20250309161022

  (图文:赵轶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