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第十四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走进济源共探“健身气功”与“传统文化”的交融共鸣

发布日期:2024-09-13 信息来源: 顶端新闻

  9月3日,河南省第十四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健身气功交流活动在济源‘那些年·小镇’盛大开幕。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省的20支代表队,共计300多名教练员和运动员积极参与。在被誉为我国道教"第一洞天"的王屋山下,他们齐聚一堂,共同领略传统文化与健身气功的深刻交融与共鸣。

  本次活动由中共河南省委老干部局、河南省体育局、河南省委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河南省老年人体育协会联合主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党工委组织部、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济源市老年人体育工作委员会、济源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并得到济源市文投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河南浩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济源市健身气功协会的鼎力支持。活动设有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大舞》等7个项目的个人赛和集体赛,旨在通过这一平台,进一步提升全省老年健身气功的水平。

  武汉体育学院教授、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常委、中国健身气功九段石爱桥对河南的老年健身气功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河南丰富的文化底蕴为健身气功在全省的普及和推广提供了极大的助力。石爱桥表示:“健身气功是一项只有中国传统文化才能诠释的锻炼方法,讲究‘形神兼备、内外合一’,是中华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作为易经的起源地和太极拳发源地,在这个项目上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不少参赛选手对王屋山的自然风光赞不绝口,认为在青山绿水间锻炼效果极佳。来自平顶山的领队侯秋云表示,她已经参与健身气功这个项目十多年了,即使在退休之前作为教师时,她也一直注重健康,并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的教师参与锻炼。侯秋云回忆说,在教师职业生涯中,由于长时间站立和办公室工作的负担,她和许多同行一样,面临着腰椎、颈椎等问题。然而,通过练习健身气功,她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她表示:“之前经常站,腰椎、颈椎都不好,腿上也有问题。后来通过朋友介绍开始练习健身气功,坚持了十几年,现在身体好多了。”

  谈到这次交流活动,侯秋云表示,虽然她之前也参加过市里的比赛,但来到这里之后,感觉更像回归了自然,心情也更好了。她说:“这里的环境让我回忆起小时候的记忆,昨天来了之后我们就转了一圈,感觉就像回到家里一样。这里的自然环境非常好,让人感觉很舒适。”侯秋云还提到,这个小镇让她回忆起了以前的工厂和那个时代的付出。她表示:“这个工厂是60年代的,和我年龄差不多。这里的自然环境也是非常不错的,很适合修炼健身气功。我在家有时候睡不好觉,但今天起来我说‘哦,睡得可好了’,他们都说是因为这个环境好。”

  那些年小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国营表示,举办全省老年健身气功交流活动是小镇推行“体育+文化”和“体育+旅游”的一次有益尝试。他认为,王屋山不仅风光秀美、历史文化悠久,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他介绍说,济源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这座康养小镇特别适合老年朋友前来追寻记忆、疗养健身。

  河南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副秘书长李源博表示,老年体育健身项目很多都是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是树立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天然载体。接下来,省老体协会将深入挖掘传统体育项目的内在动力,积极推动“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我幸福”的理念,使其成为全省老年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李沂伦/文 雷乃益/图